《东坡书传》笔记

《东坡书传》〈尧典第一〉笔记

最近半年没有怎么继续读东坡的经学著作。今天有一点余暇,看了在网上新浪爱问下载的《三苏全书》中的《东坡书传》〈尧典第一〉。

1。我看整章里面,与三苏总体义理倾向最吻合的是如下一段:“帝知岳不足禅而禅之,何也?以天下予庶人,古无是道也,故必先自岳始。岳必不敢当也,岳不敢当而后及其余,曰吾不择贵贱也。而众乃敢举舜,理势然也。尧之知舜至矣,而天下不足以尽知之,故将授之天下,使其事发于众,不发于尧,故舜受之也安。”此最后之安,不知道指的是舜受之“心”安,还是其受位以后“能”安?

 

《东坡书传》〈舜典第二〉笔记

此篇更多经学关于古礼、古制的训诂,非我所知。

2。 此篇的附录包括的苏轼《尚书解》〈乃言底可績〉,似乎是针对变法而发的言论:“故言可听而不可行,事可行而功不可成,功可成而民不可安,是功未始成也。”

3。关于四凶:“此皆世家巨室。。。苟无大故,虽知其恶,势不可去。”这是又一用“势”作分析。

4。几个地方的《传》文都有针对时代问题而发的:“盖佞人必好功名,不务德,而勤远略也。”“五教,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。以此教民,必宽而后可,亟则以德为怨,否则相率为伪。”“惟馋说独行为能动众。”

《东坡书传》〈大禹谟第三〉笔记

5。“至道必简,至言必近。”我隐约觉得此点可能是三苏文章风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。

6。解释“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”:“民至愚而不可欺,凡其所毁誉,天且以是为聪明,而况人君乎?违道足以致民毁而已,安能求誉哉?以是知尧、舜之间,所谓百姓者,皆谓世家大族也。”东坡写《传》的风格是多用推论,可能是其风格,也可能是与其当时手边参考书不多有关。(当然也可能两方面的因素都有。)

7。“吉凶之出于善恶,犹影响之生于形声。”不知道跟其《易传》说法是否一致?

8。释“念兹在兹”:“圣人之德必始于念。。。其始也念仁而仁,念义而义;及其至也,不念而自仁、义也。。。念之而已,念之至者,念与不念,未尝不在德也。其(罗按:指皋陶)外之辞命,其中之情实,皆德也,而德不可胜用矣。”简单的说,就是习惯成自然;要说为圣人的化境,也未尝不可。

9。释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”:此句东坡用思、孟义理去解释,也许是后来任何理学家都会说出来的一段话!“人心,众人之心也,喜怒哀乐之类是也。道心,本心也,能生喜怒哀乐者也。。。故夫本心,学者不可以力求,而达者可以自得也,可不谓微乎?。。。夫心岂有二哉?不精故也,精则一矣。(引〈中庸〉,略)夫喜怒哀乐之未发,是莫可名言者,子思名之曰“中”,以为本心之表著。古之为道者,必识此心,养之有道,则卓然可见于至微之中矣。夫苟见此心,则喜怒哀乐无非道也者,是谓之“和”。喜则为仁,怒则为义,哀则为礼,乐则为乐,无所往而不为盛德之事。。。道心即人心也,人心即道心也。放之则二,精之则一。。。”如果把此段放在东坡“可见”与“不可见”的区分下,则“本心”似乎是属于“可见”的那一部分。此点与上面1楼第4点,12楼第6点和总结A是一致的。

《东坡书传》〈皋陶谟第四〉笔记

10。“人有可知之道,而无可知之法。”“虽三圣之所陈详略不同,然皆以长短相辅,刚柔相济,为不知人者立寡过之法也。”神宗朝的问题也许就是用人太偏了。

11。“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,皆出于民性之自然。”此是从老苏开始的礼本人情论。

《东坡书传》〈益稷第五〉笔记

12。解释“惟几惟康”:“防患于微曰几,几则思虑周;无心于物曰康,康则视听审。思虑周而视听审,则辅汝者莫不尽其直也。反而求之,无意于防患,则思虑浅;有心于求物,则视听乱。思虑浅而视听乱,则辅汝者皆[馅-饣+讠]而已。”此处用有心无心来说君主之道。

《东坡书传》〈夏书・禹贡第一〉

13。此章的传主要是关于古代地理,非我所知。里面东坡似乎最重要的两个判断(1、淮泗入河;2、三江以味辨)似乎都是非常具争议性的。

《东坡书传》〈夏书・甘誓第二〉

14。“戮及其子曰“孥”。。。言孥戮者,惟启与汤,知德衰矣。然亦言之而已,未闻真孥戮人也。”

《东坡书传》〈夏书・五子之歌第三〉

15。“失民则失天,失天则失国也。”“天下皆有所恃,民恃有司以安其身,有司恃天子之法以安其位。惟天子无所恃,恃民心而已。”很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,但又确实与其父在《六经论》所讲的不矛盾:不通达人之常情,又怎样可以恃民心?

《东坡书传》〈夏书・胤征第四〉

16。东坡的大胆说法就是此篇胤征其实非由君命而发的征伐,论点1)首先是历史所载当时仲康是被权臣把持的,而2)羲和之罪状“止于酣酒、不知日食而已”;胤“取军法一切之政”;最后3)“威克厥爱,允济;爱克厥威,允罔功”非理。关于最后一点,其言曰:“先王之用威爱,称事当理而已。不惟不使威胜爱。。。常务使爱胜威也。。。而今世儒者欲行猛政,辄以此藉口,予不可以不辨。”当然是针对王安石而说的,前人以有评论。

17。林之奇谓“苏氏之说经多失之易”,我认为此是宋朝开始的“疑古”之风的一部分;在三苏来说此风是由苏洵以先秦诸子的的角度来立论开始的。

《东坡书传》卷七〈商书・汤誓第一〉到〈商书・咸有一德第八〉(1)

上接34楼。可能是个人性格偏爱关系,对《老子》总是有点格格不入。回来继续看《书传》

16。“古之君臣,有如二君而不相疑者,汤之于伊尹,刘玄德之于诸葛孔明是也。”当时的神宗和王安石也做不到。
17。“惟勇也、智也,必天予而后能,非天予而欲以学求之,则智勇皆凶德也。。。若汉武帝、唐德宗之流,则古之学勇、智者也,足以敝其国,残其民而已矣。。。哲者,知人之谓也,知人与不知人。。。出于天命。。。”此指神宗乎?
18。“汤之所惭来世口实之病。。。夫君臣之分,放弑之名,虽其臣有不能文,况万世之后乎!”中国早期的政治传统,真是有与其他地区相区别之处!
19。“仁义之性,人所咸有。。。顺其有常之性,其无常者,喜怒哀乐之变,非性也。”此又是孟子义。
20。“言天命有信,视民所与则殖之,所不与则蹶之。若草木然。。。”天命民意不可缺!
21。〈伊训第四〉有一个关于年代的注,后来争论甚多。林之奇的《全解》可以参考。在同篇后面林引了一段苏氏之言也有意思:“直谏。。。则有死之道,不谏。。。则足以保福禄,自非大忠有志之士,则孰能舍福禄而趋死地乎?”此分析又是老苏式的分析。

《东坡书传》卷七〈商书・汤誓第一〉到〈商书・咸有一德第八〉(2)

22。“伊尹不放太甲,不独病一时而已,将使后世无道之君谓天下无奈我何,此其病与口实之惭均耳。”此是儒家政治伦理的一个大问题。
23。“性无不善者,今王习为不义,则性沦于习中,皆成于恶也。”性善论怎样解释恶的存在,永远是一个问题。苏轼支持性善论的另一例子。
24。苏轼《尚书解・视远惟明听德惟聪》,是很好的文章。“听其言必行其事,行其事必近其人。小人日近,君子日疏,求国无危,不可得也。”求之北宋后半的政局,不能说苏轼分析不对。
25。苏轼解《书》也引《老子》。“天无言无作,而四时行、百物生,王亦如是。老子曰:“王乃天,天乃道。””
26。“亦治其元良而已。此所谓要道也。元,始也。良,其良心也。人君能治其始,有之良心,则万邦不令而自正。”又是孟子义。
27。“天下之乱,必始于君臣携离。君以辩言乱旧政,则大臣惧;臣以宠利居成功,则人主疑,乱之始也。”神宗和王安石,不幸的被东坡说中:真是天下之乱之始。
28。“中有主之谓一。。。中无主则物为宰。”孟子义。
29。“天不违仁,水不失平,惟一故新,惟新故一。一故不流,新故不[?]。此伏羲以来所传要道也。”一与变的辩证关系,也是儒家一直面对的问题,东坡在《尚书解》最后的结论是“圣人一于仁”。
30。“伊尹曰一所以新也,是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。”《中庸》义。
31。“士之所求者爵禄,而爵禄我有也,挟是心以轻士,此最人主之大患。。。德非位不行,其所以为我下者,非为爵禄也,为民屈也。”对于士大夫来说,真是太好听的一句话!
Comments: 0 (Discussion closed)
    There are no comments yet.